Sunday, January 6, 2013

F




有一天我在教学楼的后面的铺了鹅卵石的小道上看到了一个字母F。

一个白色的字母F,或者说是一个F的形状的白色塑料泡沫块,就这样躺在地上,周围没有别的塑料泡沫或者字母了。它一点也不大,但是注意到它简直是必然的。字母终归是纯乎人工的造物,简单而独一的符号学形象并不会轻易隐没在鹅卵石与草本植物之间,何况人的视觉总是在寻找着能够立即读懂的人造的意义呢。

这个闯入我的视觉的白色物体的本质不需要我的猜测了,我是走到离它很近的地方才意识到它的存在的,它是塑料泡沫的,可以轻易地用小刀制成。我的第一个问题就变成,制作它的人到底是不是想要做一个字母F呢?考虑到我已经认清了它的材质,我也不用多想就将它捡起来,拿在手上仔细研究。相较于最平凡的字体的F来说,它唯一的不同是上面那一横的右端并非直角,而是倾斜的,这一点对辨识它的影响太小,因为绝对不能否定它是一个人造的字母——这或许是一念之间使用的新字体的小调整罢了。除此之外,每一个断面都很光滑,很可能经过了修整,这无疑是支持它是一个字母的;要是为了别的什么形状而切下F形的边角料,并不需要这样光滑的侧面,普通刀子的大小以及锋利程度也恐怕难以让人随心所欲地切下这样的形状。

但是对于所有的字母F我们都可以有这种解释:这是一个把只有两个齿的梳子。对于很容易控制形状的材料,我们难保不会突然想到把它裁切成梳子的样子,这种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总比一大块没有意义的材料要让人可亲。而往往材料有限,刀子又太大,只好给它两个齿了——如果是一个齿,那也太不像话了,根本就没有梳子的样子。不过这个解释在这个白色塑料泡沫F前不很站得住脚,因为它实在是太小了,辛辛苦苦做出F出来的那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将它拿起来刮刮自己的头发,没有任何成就感可以体验。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有人准备用塑料泡沫做一系列的字母,可是F这一个他不满意,就随手往窗外一扔,任它飘落在这里了。这无非是一个老套的随手扔垃圾的故事,而且因其主体是难以降解的泡沫塑料而更加险恶,但幸好学校是有专人打扫的,即使是教学楼背后罕有人至的小道也会立刻清扫。而用泡沫塑料制作字母倒是不错的想法,成本低廉,可以精确控制形状,容易上色,容易保存,而且贴出去后厚厚的一块很有立体感。虽然我以前从来没有接受到过这样的任务,但以后如果哪里需要制作一些字母我大概会想到塑料泡沫。

如果它是被人有意识地放在这里的,选择字母F很可能是最合适或者最不合适的。承蒙一个享誉英语辞海的单词,F word 有了一个人尽皆知的解释,这是别的字母所没有的待遇,这是一层光晕,既可以说是后天人为加成的强大气势,也可以说是确从定一个字母的读音起就注定了的性格定向。不管怎么说,仅凭一个词,有人躲避它,有人青睐它,F就在作为字母的独特性上又增加了一层独特性。只不过在汉语世界里F远没有如此多的意义,将一个字母F刻意地放在地上,别说要让人感觉发出惊叹或感到被冒犯,就连让人驻足联想也很难实现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